2011年12月29日星期四

股市不担有市场外的义务,不必“向弱者倾斜”

股市不担有股市以外的社会义务;
股市不必向"农民/贫民倾斜",不负"减小贫富差距"的责任;
股民是股市中的最弱小群体,股民体现着实体经济中弱小的个体经济;
股市是利益博弈的场所,就会特权寻租百妖孽生

股市真正市场化,视作中国民主进程的活沙盘,就要排除不在股市博弈利益群体中的一切人士和借口。民主是产权利益博弈平衡的民主,不存在脱离利益的真理,因此不在股市中投资的人,无论是那种专家,可以说"股市不如赌市",但不可以说任何投资者的自主投资是"不理性"的,因为这等于否定了对方人权自治的合理性。只要是用自已管理的财产自愿入市就是理性的;批评者就是缺德的。

股市是市场实体经济的运作沙盘,要排除不相干的义务。农民/贫民如果不是投资者,就不是股市中的一员,不存在"向弱者倾斜""向股民加税扶助农民"的理由。这一条已经与"是否应该向弱者倾斜"的命题无关了,(哲学家们很喜欢在这些命题上纠缠道德细节,而忽略了本来的议题)。其意义相当于实体经济中,"不能让某一部分人,承担向弱者倾斜的责任",无论是责任于独裁者还是富人,都不行。

所以如果"向弱者倾斜"是对的,那么股市中的最弱者就是股民自已,但"利益向股民倾斜",如果不是别有用心的忽悠,就是说了等于没说的废话。所有"保护中小投资者"的监管,最后都是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原因就在于股市是用来融资的,不是用于"向股民倾斜"办慈善的。上市公司即使是国际板,也是为了融资的(即使不是为了圈钱),不是为了分红的。实体经济差,就分不了红,天经地义。

股市看作是商业化市场经济的沙盘缩影,就符合现实了。股民可以用少到几百元的钱开始投资,这是实体经济中不存在的。炒股有风险,但实体经济的风险更大。买铺做生意的,如果减去铺面升值的钱,不妨看看是赚的还是亏的?如果是贷款买铺的,碰上商业铺面价格下跌或者银根紧缩,看看你投资铺面是正资产还是负资产?租铺的包括铺租在内,连同自已的人工,有多大比例是赚钱的?

谩骂股市投机的人,笔者相信都是没有做过生意,也没有接触过现实民营经济的艰苦经营的。开铺是最小的个体投资了,但连同营业许可证在内,没有十万八万另加一年的工作投入(折价四万元吧)开不了;1-3年结算盈亏试试看?显然无论是风险还是门槛,股市都提供了一个广阔得多的投资者群体,相对于沙盘性质地把几千万希望体验市场经济的个体户,进入了股市。却被政策"均贫富"向SB倾斜了

而股市中同样有着最庞大的国有巨无霸集团,和缺了圈钱就活不了的国企巨人,当然也有官路铁关系畅通的民营贵族。当股市变成唐僧肉的时侯,也反应着公有制等级社会中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先进代表们,急于向市场经济中寻租的猴急,他们也会以市场参与人的身份,在自已垄断的媒体圈中,攻击股民私有资本家们的良心大大的坏了,垄断着政策和价格,将股民的财产用市场的名义往自已的口袋里抢!

股市既然是一个利益博弈,就少不了现实社会中"择木而栖"的利益投机,象一些人也买国企大盘股,不是看好而仅仅是博弈,不幸套牢了,还长期套牢了,除了当股神扮半仙,他们也想不出别的法子。既然是利益的博弈,当然就有利益的忽悠。五毛股神很可能只不过是义工。因为他们看来公有制未必不好,市场经济他们未必能赢,如果能够从另些股民手中忽悠来几个子儿,比什么主义都实在。

股市中五毛股神卖拐的炒股神技,与现实中的宋鸿兵之流的《货币战争》,或者朗咸平之类的革命哲学,并没有什么根本不同。跟这些人讲制度公平是白搭,他们会反问:"骂管理层有用吗?批评政府有用吗?弱者不用倾斜吗?自私难道是好吗?如果你不能够改变制度,就适应制度,为什么不听我的忽悠呢?……",他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但只要民主进程是利益博弈的过程,这种人就总会有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