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4日星期五

茅台没有成长性

从猜测老干妈,到论断茅台没有成长性

有网友问到对"老干妈":
博主曾经提醒过读者,现在实体经济环境恶劣,凡是出奇地成功的企业都值得怀疑。最近经常看到财经媒体报道"老干妈"辣酱这家企业,"不贷款、不融资、不上市,不让别人入股,也不去参股控股别人",完全是一家传统企业,却非常成功。2013年销售额高达37亿元人,产品畅销全球有华人的地方。这样的企业,是报道有水分,还是说他真的这么成功?博主怎么看待"老干妈"这个企业

 

笔者有印象,这是王海滨先生曾经感叹过的企业。笔者对这家企业及其产品,缺乏了解,几乎是第一次听说;更不会花时间去了解与笔者利益无关的事。因此笔者不会涉及此公司的任何细节,也不给出对此公司判断结论的任何观点,仅仅说明假如笔者真的要鉴定此公司是否还有投资价值的话,应该如何着眼调查;以及作为投资者的话,如何取舍此类公司。再强调一遍:笔者解释的是"how to investigate thus company",不是"how about this company ";目的在于借此实例,解释"先验而后验"的"大现实观"的科学方法论

所谓"先验",就是不因为"后验"的"事实,数据"而能改变的先定结论;如果的确有貌似"违背"先验的确证事实,在先验方法论下,将不是怀疑先验的定论,而是考察是否有"干扰",导致结论背离先验。举例说,"人从高处自由落体跌下,死亡率极高",那么发现有若干高处跌下者,并不是否定地心引力的充分理由。这就是先验而后验的世界观

由于中国实体经济环境恶劣,因此任何出奇地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都值得怀疑,——>取决于实体经济学的"社会萧条程度与公有制程度成正比"的先验。因此当网友举出如"老干妈可能很成功"的例子,任何细节内容,都不能否定中国实体经济环境恶劣的定论,此即所谓"具案不具统计性,细节无意义"的原因。所以笔者也就不必因为许多左棍,必定是无穷无尽的,或真或假(多半都是假的离谱的捏造)的细节,而去为他们解释,从印第安人一个个怎么死的,到奥地利是否刑处"质疑纳粹屠杀数字的作者"之类的,一系列古怪指控。
ps:请者可以自已看看《
古拉格群岛是国家奴隶制》是否毛狗指控的"否则纳粹大屠杀";——>另此叫elf曲文星的毛狗,自已反而崇拜纳粹,并持种族主义立场
老干妈的道理也是一样,如果笔者对这间公司真的感点兴趣。笔者首先会考察,
这家公司"市场经济的商业标准角度上好,才是真的好"的资料是否可信;——>在中国是很难考察的,如果不是查无实据,就是将被作为"刺探商业机密",真的可能就锒铛入狱;——>这里假定考察确证了,那么笔者会考察它是否有某种特殊的,与公有制有关的,目前条件下是合法的资源;如王石的父辈和家庭关系是否对他有难以证伪的帮助;任志强是否与房地产特许权和国企倾斜等有关,任知非的华为与中国电讯的本来业务关系是什么,等等。

如果笔者没有猜错,老干妈即便是真的业绩好,也过不了第二关的考察。它极可能与"茅台""王老吉""北京烤鸭"等一样,属于"历史积淀的无形资产的套利",即这些产品本身可能很普通,这些公司可能很平庸,但是由于在毛帝中国的几十年中的国有化,这些历史名牌在市场销售上的无形资产,先是被收归国有(自然是无所作为),然后在搞活垃圾的过程中,又以较廉价的代价,让一些小集团或者个人承包或购买,——>这种情况一般被称为国有资产流失,但实际上是好事,因为它们如果不流失,将只是国有垃圾之一。

所谓无形资产,就是市场消费习惯,在历史积淀中已经形成了消费者偏好,此固定的偏好也就可以套利。套利之始可能仍需要起步资金,——>老干妈之流只是还清欠债,或本来就有投资积累。有了消费者偏好可以套利,又有了起步资金,这些企业的业绩,只不过是坐吃老祖宗奉献积蓄,多半还是被毛党强占后再以随机(或偶然)地划拨给"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如果真是这种业绩,没有什么值得钦佩的,也没有什么成长空间。原因就在于,它是纯粹的套利而已。当所有这些"干扰"都排除后,最后一种可能性才是"偶然幸运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