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4日星期一

市场崩溃通向奴役之路

通往奴役之路:市场崩溃转向奴隶制是正反馈过程;
民主之路艰难:类种姓制度向市场经济转变是负反馈过程;
美英法"国际打黑"是通往奴役之路的特快列车

西方基督教伦理和马克思主义,仅仅从信仰的道德理由上决断"奴隶制是腐朽的",并且假定"奴隶制一定是强迫性的",回避了历史之中奴隶制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不是强迫性的。尽管奴隶本身也有成为奴隶主的愿望,奴隶主的主观也不全是凶残的。事实上从希腊荷马时代开始,固然有残暴而未受法律制裁的奴隶主,但用一句东方的时髦话来说,奴隶主的出发点大多数是好的,道德上的主流是好的。

如果奴隶制的必要性与市场生存资料供应水平,即市场交换水平成负相关的结论是正确的;那么奴隶制就是市场经济崩溃的相关现象,而与奴隶主的恶意无关;也与奴隶是否抱怨无关。一部分奴隶翻身当了奴隶主,只不过意味着同样多的人沦为奴隶而已。该逻辑甚至可以解释军队强烈的等级制(极类似于奴隶制)。原因也就在于军事作为社会成本过分巨大,只有依附于强力领导,才能得到最大生存的机会。

另一方面,当市场经济崩溃后,类种姓制度(广义的奴隶制),完全可以看作是如同军事化一样的危机组织形式;用常规化的金字塔应付生存物资短缺的社会环境,令金字塔群体拥有最大的生存机会。但是金字塔群体是一种危机组织,军事性的侵略组织,必须不断地从其他群体(或新的生存领地)获得补充,以克服米塞斯原理造成的整体资产贬值的压力,否则就会呈现为周期性的崩溃。

这样就可以解释市场水平相对较高的罗马-拜占庭的长寿,中国传统王朝的周期性崩溃的短命;以及美国虽然有四百年的历史(算上殖民地时期)仍然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而中国才三十年(邓改革算起)就多少有点老态龙钟。同样也解释了象美国这样的社会,用低水平覆盖的方式提供生存保障,避免出于生存目的重建人身依附群体的必要性;以及过高的北欧式的社会主义,导致通往奴役之路的机理

(市场崩溃->奴隶制――>类种姓制度低市场水平)模型如果正确,则指出一种危险性,那就是市场崩溃导致奴隶制,奴隶制作为类种姓社会又限制了市场经济水平的恢复。崩溃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直到整个社会崩溃和大面积的死亡,(中国平均每两百年损失一半左右的人口);而向市场经济的恢复,是一个后进社会的负反馈的过程,非常难以取得阶级性的突破。即市场经济的民主社会有不稳定因素

罗马帝国崩溃的历史之所以宝贵,就在于用血淋淋的历史,明确指出稳定的市场经济之所以崩溃,原因就在于庞大的政府令社会破产。国家作为危机管理的工具,没事打事瞎折腾,大大增加了社会的生存成本,"危机管理"本身成了社会生存的危机。随着中产阶级一批批破产,接近资本主义的罗马帝国全面倒退到类种姓社会的水平。这就是历史中的"通往奴役之路"。

反之,当全球化贸易提供了更有效率的比较优势的物资供应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令越来越多的传统社会瓦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渐渐成为民主世界中的一员。米塞斯原理在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社会具有综合国力可持续的优势,令到市场经济的社群(如美国)拥有压倒任何传统社会主体,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美英法今天有能力操纵着阿拉伯社会,向阿拉伯社会中的一员的利比亚,发动外来干涉。

但是这种干涉,在加大了美英法的财政负担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整个地球社会的"自卫成本",也令阿拉伯式的部落社会(不要忘记了印度也是类种姓社会形态,还有俄罗斯,东方帝国……)的金字塔式的"军事化组织"有了合理性,从而强化了向市场经济的负反馈特性,增加了向奴隶社会崩溃的正反馈的可能。如果美英法自已也因为人道主义而破产,难保美英法不会步罗马帝国的后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