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法通过利比亚战争宣示"殖民主义是各国民主进程的唯一途径";
民粹运动向政治者施压,牺牲者将是中产阶级!
私有制民主进程的温和,是为了避免伤及无辜;
所谓的"人民反抗运动",绝大部分是民粹运动;
利比亚战争最令人不安的,是西方社会对利比亚政权的野蛮的军事征服,其理由则是莫须有的,手段是卑鄙下流的,其姿态是报复性的,其代价是完全推翻了联合国的合法性;而美英法领导人,自以为代表了"民主正义"的道德优越感,恰恰是完全忽略了多数人暴政的民粹运动,和围绕着私有制而建立的民主制度的区别。因此美英法的干涉,如果不是对私有制民主的建立完全无助,就是成了复辟殖民主义。
美英法列强对于多数人暴政与民主的重大差别,缺乏深刻的认识,恐怕是真心实意的根深蒂固。因为就算是在法国内政和美国占领华尔街等事件在内,都表明基督教文化区,缺乏对民粹缺乏警惕。无论美英法政治权力,发动利比亚战争的真实用意如何,现实的效果,并不是"阻止了独裁"在世界上的出现,而实际上是"阻止了后进国家",(特别是小国)对多数人暴政的抵抗能力。
不能说所有"独裁政权"都是明智的,但所有民粹运动,如果不是转变成针对中产阶级的多数人暴政,就是与文革复辟之流的权力合而为一。一些人以为"民粹运动可以借以向统治者施压",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因为政治家之所以为政治家,一定会向"噪音表达性的多数"靠拢。民粹运动争夺的是"多数表达",施压为是了多数人的暴政如"均贫富"!牺牲者将是中产阶级!
私有制社会当然最终会团结起来,构成对当权者的政治让步的压力;甚至不排除发生克伦威尔式的革命的可能性;但是这种民主私有制的"革命",则多是以民粹运动者看不起的"改良请愿"茶党式的示威,尽可能采用不合作的和平手段;如果不是遭到新的镇压,(如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惩罚),是不会升级更剧烈的对抗的。因此当出现让西方关切的"人民反抗运动"时,绝大部分,其实是民粹运动!
私有制非暴力"革命"的温和,不但是为了自已的既得利益,更是为了避免伤及无辜。而民粹运动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形式的阶级斗争的观念上,是根本上不顾及伤及无辜。如果无辜被伤及,他们会说那是统治者的责任。就象利比亚战争中所谓的"保护平民"。正由于民粹运动的不惜无辜者一切代价的阶级斗争姿态,和统治者不见得那么脆弱的权力基础,民粹运动中最大的受害者,必定是私有的中产者!
但是国民主权原理中的逻辑结论即主权三角稳定原理,并不会因为西方以利比亚战争的干涉姿态"禁止"之,就会自动消失。西方实际上是禁止了中央集权的机制发生,也禁止因应民粹运动而形成的"独裁"(如英国对南美智利等的仇视),那么除非西方自已担任独裁的角色,阻止被干涉社会的内战发生,(如利比亚,伊拉克,德国和日本),唯一避免被干涉者私有制覆没的方式,就是放弃主权的统一。
"主权分裂"可以将私有制成分集中独立地区,放任落后地区在民粹中颠簸,是中央对抗全国民粹运动失败(或不可行)后的唯一办法。但是又被联合国宪章和西方干涉所否定。因此利比亚战争中最令人不安的现实性的逻辑结论,就是"西方代表了民主,拥有可以任意干涉后进国家自治内政的特权,直到令西方满意为止的,代表了绝对正义的特权",——>西方的独裁代替了国内的独裁!这就是殖民主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