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6日星期日

东南亚表面上的民主选举为何没有带来繁荣进步?

东南亚表面上的民主选举为何没有带来繁荣进步?
缅甸的问题未必是"军政府专制",越南政改未必有好结果;
泰国是中国政改的实验室,国王、军队和选举;
中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仍比东南亚各国更良性;

过去几年,笔者的夏游都离不开东南亚。即使是去年的西亚线,最后仍然取道马来西亚泡泡海水后再才国。如果再算上十年前短暂停留的西贡,除了缅甸、老挝和柬埔寨以外,主要的东南亚国家都基本上层面实地采样过不止一个地方的市井。与笔者欧洲行一样,笔者在这些地区的停留,一直希望为南亚如印度,以及东南亚国家,为他们目前的落后,找到实体社会学的先验规则,可以解释的理由。

最简单的问题就是,他们一直享有和平和独立,大部分也已经有了表面上的民主选举,为什么一直比较穷?过分贬低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中国,过分抬高似乎选一步"政改"的越南,至少在旅游者的观感上是缺乏说服力的。新加坡是出名比较专制的,马来西亚是出名"一党专政"的,但这两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却是东南亚比较好的。尽管如新加坡在天朝被明显拨高

缅甸所谓军政府的"专制"未必是缅甸相对贫穷的原因。对于一个处于掸邦和克钦族内战之中的国家,经济状况会比泰国相应落后,应该是解释得通的。尽管笔者没有胆量和兴致,跑到缅甸市井旅游,但是按照一些到过缅甸的朋友的介绍,缅甸的经济环境不但好于邻近的孟加拉和印度最东部,也不亚于如菲律宾这样的国家。菲律宾和印尼在摆脱独裁政权后,经济和民生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好转,也是事实。

尽管昂山素季得到了诺贝尔奖,但没有理由相信,缅甸的全国选举会带来稳定的经济环境,更没有理由断定,缅甸的民生经济状况,会因为昂山素季参选甚至上台,就会有所好转。同理,九十年代开始一直追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越南,开始重现了赶走华裔工商业者前的经济繁荣,但是越南显而易见的中国模式,除没有计划生育外,滞胀的压力恐怕不小于中国;越南公有制民主式的政改,未必会有积极意义

泰国人崇拜国王,其一有政治宣传上的因素,其二有宗教上的原因,泰王在泰国的佛教中的地位,有点象伊斯兰教中的哈里发;其三与泰国国王象政着多数族的傣族政权。如果了解今天的泰国,是在颠覆了前一任华裔泰国国王"郑信"的基础上,由当时本地傣族军队的头领弑君夺位,类似于吴三桂杀了多尔衮称帝。大概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泰国人会相信,泰国国王在位,对于泰国的稳定是有好处的

无论如何,泰国实现了相对集权下的和平,就象今天政改前的中国;也实现了中央威权(国王)监护下的全民选举,就象中国可能要实现的,"右派"所要求的"普选,一人一票的政改"。但是泰国其一没有表现出经济状况的明显改善,其二没有获得国内的稳定,反而因为民粹倾向(以傣族为主的周边落后农村民众)的红衫军(拥护他信和英拉)和声称忠于国王的(华裔更多,曼谷)的黄衫军之间对抗。

少数族裔为主的曼谷市民为主的,类似于美国茶党角色的黄衫军,反而表示忠于傣族国王。傣族多数族裔穿上象征马克思主义的红衫军,一副对国王(位)革命的姿态!依靠军队干预才维持勉强的平衡。这是泰国社会古怪的错位。泰国国王尽管处于表面上的"君主立宪",但是其王朝地位似乎并非牢固,泰国为确保中央集权而采纳的法式民主,也没有带来社会的稳定。这还没算上泰国穆斯林的游击战。

幅员远超过泰国的中国,如果行走在泰国式的政治改革的路线上,——>这是今天中国"左右派"的"共识",那么中国也会患上泰国病。既不会得到梦想中的"西方文明",经济状况也会比泰国更为混乱和衰退,——>泰国的既得利益群体,比中国天朝党要小得多,也没有计划生育!而无论如何,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如果说不一定比马来西亚更好,至少比泰国要好得多!那么如此政改,又有何意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