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3日星期一

产品质量和安全,只有消费者才能治

"食品安全的歇斯底里"是工业化初期社会现象;
"竭斯底里的自然食品诉求"不可能实现;
食品工业"不安全"是工业化的进步;自然食品并不会更安全;
资本主义对食品工业的贡献,养活了几十亿新增的人口


食品安全的竭斯底里,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包括初于工业化初期的一百年前的美国,和仍然处于工业化初期的今天台湾,还有德国纳粹时代,都有类似的情况。估计日本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但印度和巴西就还没有到达这一阶段。而象苏联式制度,根本不可能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在中国农村也少了许多食品歇斯底里。原因在于"工业化初期"是反资本主义民粹沸腾期,情感上则仍然怀念农业的纯真年代。

如果说中美有什么区别,就在于中国仍处于中央集权非常强烈的阶段,同时城乡贫富差距严重。竭斯底里派(大部分与民粹重合)的社会效果。在美国是促进了西奥多-富兰克林两个罗斯福之间的美国越来越强烈的社会管制;在德国就成了灭绝犹太人的道德借口(资本家良心总是坏了,太坏了!),而在中国是否会造成美国和德国的类似结果?要知道,中国仍然是一个中央集权传统很强烈的社会

请问竭斯底里派所要求的"原生态食品安全",有可能达到吗?农产品不沾化肥,农药,植物激素,此剂彼剂吗?食品储运有可能完全不用防腐剂?食品加工有可能不添加任何此剂彼剂?排斥任何"自然性信仰不能容忍的转基因"?让所有食品新鲜农产品供应?这种善良愿意的后果,就是中国的农业能力,只能养活最多4-5亿人!全世界农业,最多只能养活20亿人!――>又有人说计划生育必要性了

今天的农产量,就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从开掘南美硝酸盐(鸟粪)作为原始化肥开始,补充本土地农业肥力流失;在鸟粪矿藏衰竭后,用化肥代替之,为抑制虫害,又发展出农药……,暂时不能消费的农产品,通过过种防腐手段仓储跨季节,平抑了食品供应。不便长期储藏的食品,加工成食品制成品(如南美印第安时代的玉米烙饼,中国人的馍馍,日本人的寿司(醋盐干饭团等),发展成为食品工业。

今天养活中国14亿以上的人口,养活了世界60亿人口的食品供应,本身就是建立在食品行业的资本家万恶的逐利本能上的,通过不断挖掘食品增产的要素,替换出更低成本的要素如"添加剂",才最终拥有今天的食品产量,养活了这几十亿的平民和工商业人口!任何一种添加剂(如化肥)的使用都不是在"几代人的试用"后,由革命领袖替人民确认安全后,才引进的;否则早就意味着朝鲜式的大饥荒

过去一个半世纪,世界农业食品技术取得的"非自然"进步,全部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开放了消费者的选择自由,也开放了供应商寻求技术进步的自由;在缺一不可的自由两方面共同作用下取得的;没有一种食品技术的进步,是在社会主义或中世纪公有制下取得的。社会主义的科委倒是作出了努力,在消费者不清楚的情况下(侵犯了知情权),由政府渠道"集中力量"推广了三聚氰胺!结果呢!

那么在过去一百多年中取得的食品技术的进步,包括此前闻所未闻的各种化学添加剂的使用,真正有造成不良后果的传闻是多少?真正造成不良后果的是多少?就算是三聚氰胺,如果完全是在对消费者消息公开,政府完全没有好心办坏事"推广社会主义科技进步"的话,试问实际构成不良后果的受害者,又会降到百分之几?如果三聚氰胺发生在毛帝国之类,还被公众了解吗?毛灾时花生壳饼害死的人少吗?

那么完全没有使用食品进品的原生态食物,是否就真的安全了?过去几亿年的寄生虫是怎么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的?人类长期用粪肥取代今天的化肥,试问由此产生的蛔虫,此虫彼虫痢疾霍乱……杀死的人!比化学添加剂少了几分?怎么清除这些"自然生物污染"?清洗呀!彻底清洗就行了!但是清洗更容易除去剂加剂;半温开水一烫,农业化肥残渣就少了99.99%,不是更容易清洗吗?谁更安全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