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管制传媒的记者们,要求管制各行各业;
记者传媒经常有造假(造谣),却不能监管嘴巴?
市场经济有造假,为什么要监管市场?
附和乌有之乡的天堂梦:文革食品最安全吗?
中国食品安全持续好转,还是持续恶化?
金庸在他的小说《韦小宝》中,反复强调了说谎(或称造谣)的要诀,必须是在他人关注的事项上,还要保证重大关节七分真。象毛左和怪胎们的天天月经贴,完全虚假的谣言作文,不但很难有人采信,反而暴露了毛左怪胎靠谣言闹革命的面目。所谓的谣言大同小异。如果完全是捕风捉影的话,谣言自然无害;凡是可能造成公共危机的谣言,必有其被关注的真实,就很难再称之为谣言。
无论毒胶囊事件如何走向,都不能否定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在"恶心"之初的炒作是捕风捉影的造谣。"捕证"投入之大,唯一的信仰就是"资本是逐利的,资本家是坏的,企业不会不用工业明胶的,毛主义体制是必须的"。对于媒体来说是一个很有趣的逻辑。如果监管媒体,严打记者造谣的权力,这是记者们反对的"专制"(的确是专制);但这些媒体记者的诉求,却是把各行各业都监管起来。
记者和媒体是不可能对绝对真实负责的,就象每个人的言论自由,都不能保证他人看来是绝对真实的;也不可能排除有一些故意为革命造谣的记者,象利比亚战争中的半岛台和"挟尸要价"的作者;他们在造谣的时侯,是完全了解真相的。但前者得到了美英法军事威力的赞助,后者得到了新闻行会的奖赏!可见造谣对记者和媒体个人来说,不一定有害,甚至可能得益。但是监管言论自由,就是不应该的。
从天朝媒体以CCTV为例,严格里讲很少有不造谣的时侯。记者专业造谣起来,危害不会比毒胶囊小那里去。按照严打谣言的政策标准,正规的媒体必须全部监管起来,每字逐句地审批,才能杜绝在政府权威部门眼中可能存在的"对社会的危害",否则政府如何对公众安全负责?这就是沙皇时代开始的,斯大林主义时登峰造极的,今天仍然有所采用"言论管制"。记者和媒体和公众,目前一般都是反对的。
有趣的逻辑就在于,不能因为记者和传媒中可能真有害群之马,更因为造谣与个人观点之间殊划清界限,因此公众和媒体目前都接受"肃新媒和言论不能被管制";但涉及到各行各业时就会因为自已的恐慌,而会捕风捉影地坚信"私心是万恶的,国家为什么不统统监管起来""不监管自由经济的话,违法成本太低"。站在良心记者媒体的角度,就是国家是听记者的话监管别人的工具,记者由此成了皇帝!
如果没有公众的竭斯底里,媒体对毒明胶这种拙劣的炒作无法上纲上线。当毒胶囊的恐慌,可以让一些傻逼剥掉(合格产品的)胶囊,烫伤了自已的喉咙时,很少有人屈指算一算,就算胶囊真的有传媒的毒,就能对你的健康有伤害?就象当初有人害怕日本海里有放射性元素,在中国的西北抢购碘盐"防辐射"。如果真有那个傻逼吃盐防辐射,射线照不死他,食盐就已经毒死了他,盐渍遗体还不会腐烂!
既然日本核事故可以让中国人担心中国的鱼带了毒元素,就算吃着了"毒胶囊"也只不过是相当于多服了几个疗程的药,由此也可以让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们,没完没了地数落今天凡食物都是毒,这些人也不会再回味一下,市场经济以来,毒食品是多了,还是少了?食品安全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有毒食品是极少数还是大多数?偶而逮着了三聚氰胺,却是中科院为国有企业支招,对付高标准的国家标准!
现实的食品安全是需要成本的,幻想中的天堂是免费的。无论食品安全如何步步提高,担心安全的人总有些因为忧心而跳楼。以为国家完全管制起食品行业就没有"毒食品"的人,就开始和乌有之乡的毛左一起编造"毛主席闹文革时,就没有有毒食品"的美好天堂。文革大跃进时连吃的东西都缺乏,大概也没有什么人关心"食品健康"的问题。但文革的食品就真的无害吗?滴滴畏六六六是什么时侯禁用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