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9日星期四

朝鲜人民以为全世界只有朝鲜没饿肚子

现实成本不能与乌托邦梦想比浪漫;
为什么经济发展的社会"显得堕落"?
民粹冲击波歇斯底里的天堂情结;
幸福指数高的东民,总是偷渡拯救水深火热中的西民


文革的食品连稳定供应都谈不上,在饿死人的年代奢谈食品安全,"可能有害健康"!这种可笑的逻辑,在食品安全竭斯底里的文革喧闹,必须把次级的矛盾"可能危害健康",上纲上线为"有毒"(不考虑剂量),又把可能有毒再次上纲上线为"会毒死",再进一步为"许多人会(可能已经)毒死";这样才能覆盖文革和大跃进没得吃的天堂矛盾相提并论。否则"今天食品越来越毒",从何谈起?

至于文革的食品更有毒,就在短缺和短寿命中,更在公有制社会的不透明之中,涂上了天堂纯净的想象色彩。想象中的天堂,永远比现实的生活更美好,而且免费!难道,这是笑话吗?连朝鲜也可以编出丰衣足食的故事,难道还有其他人可以上朝鲜核实?连欧美的基督教左派,也能够用联合国的名义,把古巴人的缺医少食,说得象天堂一般幸福指数美洲第一,水深火热中的美国人民,又如何能比?

左右派的争论永远是不对等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公有制社会和部门,连信息也是公有制的,是不向民众透明,不允许个人意见的;私有制社会不但必须透明的,而且还添油加醋。现实成本永远不能与想象的天堂比浪漫!这是公有制改革过程中的民粹冲击波的主题旋律:恍惚整个社会都在堕落,整个社会越来越糟,整个社会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多问题,整个社会似乎明天就要世界末日!歇斯底里

类似的信息不对等,也出现在如广东和重庆的治安对比中。重庆可以随便罗织罪名把人打残打黑的契卡式的不安全,先不说它。在重庆严密的舆论封锁下,就算有杀人放火的事,也只是把破案的(那怕是拿来冤枉的替罪羊)公布出来;与广东政府基本不控制媒体,有什么怀疑也当骂得象真的似的,"治安环境"自然形象大大不同。反而象是广东治安乱得不成,至于广东犯罪人员95%是外地人,就没有吭声。

同样的信息不对等也出现在如美国的治安之中。无需经历文革的大字报时代,即使是经历过80年代相对平和的宣传战的人士,很多都仍然留有"香港资本主义社会人情冷漠"(当时千挑万选的一部电影叫《巴士奇遇结良缘》)"美国地方割据民不聊生"。让文革中饿着肚子啃着劣质面粉的天朝臣民,好自豪了好一会!类似的宣传今天也见于主体思想的王国,朝鲜人民大概以为全世界只有朝鲜没饿肚子。

问题是如果统计一下移民倾向和偷渡客,从来都是重庆这些地方的民工希望拿到广东的户籍,从来都是天朝的臣民跳入大海游向水深火热,除了朝鲜花钱买的孔老师,除了天朝花钱请入的斯诺之类的写手,偶而会参观一下天朝最宏围的国宾馆,除了给美国通辑的张五常老师以外,从来没有听说过美国人偷渡到中国来的事例。不过在公有制的宣传里,似乎也不难辩证为,愚民既然多,党就要管管了。

如果从公有制改革的时间轴向来看,就可以看到俄国沙皇在波兰碰到的情况下,那就是越是开明的改革家,由于舆论发泄的爆发,似乎越是显得比末日来临,而公有制几千年灌输的革命正义,又总是让愚暴贱民,把矛盾指向打算开明的改革家本人。别说温相对此感到的郁闷,笔者对于脑残革命家的不开窍,也恨不得拧掉他们的耳朵!谁让他们的爹妈,养了这样一些蠢猪!

公有制改革的过程中,会因为专制的放松,原来看不到的肮脏,会迸发出来,而超出了很多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甚至超过了绝大部分"公共知识分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以为这些问题都是因为公有制改革造成的"世风日下",而不愿接受这是因为公有制被压抑的负面后果暴露的结果。从而在社会上产了强烈的针对改革者的负面情绪,并把过去的地狱粉饰为美妙天堂的情结。这就是民粹冲击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