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8日星期日

公有制传统"道德治国"对症下药;
公有制社会需要替罪羊,文革不可避免;
统治者预备的替罪羊和卫道林语堂动物;
老百姓成为替罪羊的制度叫封建制度


公有制社会既然是公有的,有病就总是转弯抹角地因为"有人有私/既得利益"。如果恰逢毛帝国精神极大富裕,物质穷得丁当响,就要另找毛病。不是统治者的道德腐败,就是官吏腐败了,甚至是民众"道德滑坡了,缺乏信仰了,懂得自已有私利了"。既然公有制社会的的毛病就必定是道德出了问题,那么公有制传统都强调"道德治国",也算是对症下药,至于谁是道德祭坛上的替罪羊,看谁是软柿子。
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甚至连地方大主教,敢于发动而且有能力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勇士,道德名声都是不坏的;至少也是"不是为了党国就是为了民生,总之出发点是好的,有能力的,家庭是幸福的……",反正是"宵小误导""上有权臣掣肘,下有奸臣作乱"。这些因为残暴而变得道德高尚的统治者,在权力失去前都是道德完人;在权力失去后,即使如秦始皇,千年之后也不缺乏铁杆的皇帝粉丝
只有是公有制的社会,文革就是不可避免的,区别只是文革的方式有什么创新性的思维。这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凶残驱逐仁慈,虚伪驱逐真诚的制度。如果当前是经济盛世,统治者还可能当个太平天子,如果不幸经济萧条,公有制帝国的统治者就处于道德内战的焦点。除非足够残暴,以证明"我本善良",否则即使是为了自保,也必须用某种文革,把"道德败坏"的罪名,扣到其他的替罪羊的头上。
公有制帝国的统治者号召道德治国,一般只是自保的手段;象毛主席那样的民粹方式,才是明确的要让行政官僚成为替罪羊的"政治攻势"。在这种道德内战的千年文革之中,统治者尽管拥有宣传部门和地下警察提供的枪杆子优势,但除非公有制一下子真的极大先进(公有制适合对外扩张的战争),否则面对整个社会的生存压力,矛盾焦点中的统治者,家族连续生存二十年的机会,在历史上都非常渺茫。
如此高危的职业风险,就令历朝历代的伟大领袖,有了一个伟大的发明,那就是预先准备一只替罪羊。用狗圈套着替罪羊的脖子,牵到园子里向臣畜宣布:"这大畜生是统治者,我把权力都交给他了,只有狗圈还留在我的手上;这狗圈不能不留,上帝也说了,绝对的权力意味着权力的腐败;我作为上帝的代表,替你们监管着这个统治者;他差事办好了,是读了咱的语录;办砸了,我替大家宰了他!"
"预备的替罪羊"伟大就伟大在臣畜们认这条发明。臣畜们也认为脖子上带着狗圈的牧羊犬是统治者,要不是他是个奸臣,美好的公有制是不会有毛病的。替主子忧国忧民的广大畜牲们,永远对现实社会不是按需分配的天堂,忧心如焚。反正是私有经济发展了,他们就反腐败;经济萧条了,他们就找汉奸;实在吃饱了撑着就"世风不古,道德滑坡"。总之是要牵狗圈的"换一个替罪羊,再换一个……"。
所以象秦始皇明太祖和毛主席们,把权力集中在自已的手上,实际上也就把首席替罪羊的功能废了。明朝的成功,就在于让装在狗笼子里的六部尚书当替罪羊,明畜们居然也认!周氏总理既然必须是人民的好总理,那邓副总理就只好几上几落。这两位还算善善遇,一来说明毛主席宅心还算仁厚,二来刘林两主席的替罪羊功效未去;三是各级臣僚们升级当了大大小小的替罪羊。这就是毛产阶级的文化大革命
如果主席的宅心再仁厚点,除了红楼梦这些扫盲小说以外,还读了点欧洲封建史,或者就不在先进性内部搞文化大革命找替罪羊。肯定是老百姓这些阶级敌人给公有制惹的祸!各位同志分道把关包干负责,把各地的老百姓都管起来。老百姓的绝对的权力,也是绝对的腐败,不是吗?这些分道把关的革命同志,在欧洲称为贵族封建,被管起来的道德败坏的百姓叫贱民。这种制度就叫党内民主或者叫封建社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