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日星期三

房地产有血光之灾 减税成败未卜

从《朱镕基讲话实录》勘探政策思路;
房地产有血光之灾;减税成败未卜

初步介绍一下朱镕基语录提供的历史政策的信息,是为了说明对现有政策趋势的理解。笔者认为,朱规温随,后任解决前任留下的炸药桶,朱温(李)几界政府的政治特色。前承后继,没有明显的逻辑冲突。 从这些上一代的政策,配上近十年来半掩半映中的温政策,大略可以猜到下十年的中央政策的基本思路。

即以地产财政而论,源起于港英政权承袭英伦的王室土地政策,在1983年港币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后,由汇丰中银为主的低息信贷,远超出金管局实在收纳的(美元×8)的数量流入土地市场,鼓动了香港土地市场的咆哮,也在98金融危机中,为索罗斯的叮咬提供了老大的蛋缝。为此史美伦跑到北京求救。正处于追求美元储备的青春期的朱总理慨然不惜一切代价……

本来是朱总理英雄气概,代表中国人民救了史女士的金管局。但结果却是大中国将史女士供奉为英才,向小香港学习香港的"成功经验"。恐龙向老鼠学习生存技巧,史老鼠也很诚意地教大恐龙,见到猫咪要跑开(人民币不能升值),有粮食往自已洞里藏起来!……闹到今天,大恐龙的房价脂肪,比养在笼子里的胖仓鼠还多七分,洞里的美金差不多要成废纸了。也委实有点不对头了。

但是各路炒房英雄们,还是信仰房价硬需求,宁愿高利贷也要硬撑。土地当然不是什么稀缺资源,愿意分给农民的好心,那才是稀缺的。高房价就是土地垄断的高税收,在东方帝国里,信仰财政永恒日不落,总有几分是对的。以致于炒房客敢游行示威,反对房价大跌暴跌。但是既是是帝国,税收的路子就不一定非要走土地的路子。如果把基层政府开掉一大半,那房价就跟上了日本的下跌步伐

也就在今天,有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增值税起征点提高了。对于控制物价上涨,其实是重大利好。因为主要得益者是小商小贩们,这些小物流勒紧腰带多干活,烂在地里的农产品就少了几分。减税无论是减多少,对于实体经济都多少有点利好,也说明,中央领导层不是棆木脑袋,是会适时而变的。问题就是,象朱总理天天嚷嚷精兵简政,财政今天却扩充了差不多一百倍! (1991-2011)

东方帝国是公有制,私有制是初级阶段的现象。既得利益的是不可能有的,但既得特权的大大的多了!要真正减税,在中国不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让老百姓讲政治多纳税的本事,咱们都见识了。让老革命讲政治,少要点福利,还没有试过成功的先例。但不管怎么说,权且作一个领导层的开明性质的利好罢,起码胡温领导的用心是很好的,真的很好的。

土地财政前景不佳,还因为那是地方财政,正是中央要勒紧缰自已不疼的疗法。所以房市多半是凶多吉少的。至于银行方面是不是有戏,要看中央能不能下定决心,让金融行业市场化。不妨这样说,地产是大凶之兆,百日内必有血光之灾。银行暂时算是家大业大,中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