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1日星期三

野心家利用文革捞取政治利益

这两天的市场起伏,很可能与北京局势的传闻有关。民主进程的前程无疑是光明的,道路却可能是曲折的。胡温与习李看来都是现实问题的面对者,因此立场都不可避免地"偏右"。该政治规律不见于马克思主义和基督教的训示,一直不为中国传统革命分子了解,但在世界史中也一直没有例外。相对而言,不但是乌有之乡为代表的毛左,就连绝大部分所谓的"右派",实际上都可以归于更偏左的类型

这样就导致在政治上以民粹为纲的"劣币驱逐良币"的舆论压力。客观导致野心家,利用文革捞取现实政治利益的成为可能的选择。在重庆事件上可以清楚地体现出来,即使是在自称右派之中,仍有很大一部分坚持以胡温为敌,无疑未来也将以习李为敌。原因不是这些领导人不想民主化(至于什么是民主化,不能指望领导人个个是天才),而是这些人被认为是"统治者"而已

观察东方权力配置,90s朝代政治力量一直控制着局面,胡仅仅是在很小的范围内跳小步舞。温又在更小的范围内,简直是走私的程度,偶而冒两句好听的说话。不要说中央政策几乎不下于基层省市,(否则就不会有薄空降重庆了),就在中央系统内温的权限也是很小的,接近于象征性的。如此明显的权力格局,脑残革命家们硬是把温视为"统治者"!硬要认定统治者是要被革命的,这是马恩毛教他们的

笔者倒觉得,对这些脑残革命家们是应该准备镇压预案的。不是说要取他们的性命,是要防备这些人精神病发作。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脑残的恶劣影响,甚至比乌有毛左对民主进程的负面作用更大。原因之一在于欧美方面本身有左翼,其对外政策一般也是偏左的,而且欧美明显比中国更强大。既要有效镇压这些脑残革命家,又要避免欧美被其左翼借机绑架,对于后进社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说重庆有关事件是"决战"是言过其实。不过如果胡温习李真的成了赫鲁晓夫或纳吉(可能性大约是三分之一),就算不重回文革,也会进入苏联勃列日涅夫的停滞期。然后在十后更穷地进入下一次更剧烈的动乱周期。前者是毛左的期望,后者是脑残革命家的期望。由于这些唯下天下不乱的革命分子,民主进程不准备维稳的镇压预案是极不明智的,而且很可能用得上。这里用"镇压"因不应拐弯抹角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