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8日星期三

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根本区别

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根本区别
奴隶社会组织的特点是人身依附;
奴隶制国家税收的目的是为了购买奴隶/臣下的忠诚;
封建制国家组织的特点是税收稳定;
封建社会贵族领主治下仍然是奴隶制;

奴隶社会的最大特点是政治组织形式,是建立在主人与奴隶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上。其中既有奴隶脱离了主人的庇护,就将完全成为无主之物;除非逃往异乡,通常也将意味着更贫困而没有生路。当今天妖魔化奴隶社会的文学作品,渲染着奴隶主的所谓残暴时,很少有人注意到,当时的奴隶制社会的周边是开放的,逃跑是容易的。即使是罗马时期,逃往海盗地区也是不难的。但是逃跑的奴隶是极少数的

对奴隶主作道德上的妖魔化时,渲染着当奴隶的本身仅仅是奴隶主的财产,是"会说话的畜牲"时;既会忽视了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奴隶实际上相当于"买回来的家庭成员",也忽视了当时的子女身份也是父母的奴隶;最后更忽视了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关键并不是人身作为财产权归属,而是主人作为当时政权承认的个人主权,拥有对奴隶的庇护权。从而构成奴隶制真正的,奴隶对奴隶主人身依附上的关系

所谓释放奴隶liberty,不是文学作品中所想象,奴隶取得了完全freedom。无论是释放还是不释放,奴隶主仍然是奴隶的庇护者,奴隶仍然是奴隶主的依附者。关系类似于"子女长大了,可以独立生活了",在罗马社会的区别几乎是象征性的,仅仅是承认"奴隶(长大)成人"了。奴隶主仍然可以向奴隶无限透支,奴隶及其子女的婚嫁仍然要征求奴隶主的意见。可以看到这就是中世纪农奴的待遇

所以奴隶社会的社会关系,同时也是政治组织形式,是围绕着"人身依附"而建制的。用文革的宣传来说,就是要记住毛主席对毛奴的再生之德,每个中国人活着,要感谢毛主席给了你一切!每个人都对国父党妈,有着生命欠帐的原罪!这就是典型的奴隶社会的人身依附的政治组织形式。在明确人身依附关系后,奴隶制的道德哲学一般会要求奴隶主对奴隶们一视同仁。除非是奴隶主认为有革命的需要

奴隶社会的国家组织是围绕着忠诚的,也仅仅是围绕着奴隶的忠诚。统治者的任何收入所得;除了满足自已肠胃肉欲的革命需要,就是用来购买奴隶对自已的忠诚,这就是所谓的"慷慨,Gernerosity";如果屯积起来(今天叫理财),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指责的所谓"资本积累",就是"贪婪,逐利,Greedy",被视为缺德的,因为将失去奴隶的忠诚。而当奴隶"贪婪",不够雷锋时,就是不忠和僭越

当土地作为农业时代,可以持续获得收入的财富,而封赏于奴隶时,就出现了常被误作为"封建"的奴隶制。这就是春秋时期周朝贵族和诸侯王的封建,以及莫卧儿帝国对柴明达尔的封建,或者成吉思汗对诸户长的封建,也是东方帝国皇帝对臣下封赏地财的封建,与封建社会的根本不同。因为这种封建的目的不是为了稳定的财政收入,而是把土地作为财富而支出,而换取臣下和奴隶对皇室的忠诚。

封建社会与奴隶社会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封建社会的组织形式,是建立在皇室财政稳定收入的目的上的。尽管封建贵族在包税之余,需要对家臣支付购买忠诚的家禄。后者显然就是从奴隶社会继承而来的残余,而令贵族家庭内部的组织(包括家属,家臣,奴隶)成为一个自负盈亏的闭环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皇室在税收和服役义务上负责。而换取国家对自已承包的"垄断特权Charter"的授予和维护

中世纪封建社会在基层贵族家庭内保持着奴隶制的组织形式。在国家对贵族的建制上,是针对税收的稳定化,把如何向国家缴纳Charter约定的税收,让贵族自已伤脑筋去。经过这样的分包以后,中世纪的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就比较稳定,国王属下的政府规模也比较小。相应地这些国家的政治也比较稳定,王权寿命比较长。相比之下,缺乏针对税收稳定建制的东方帝国,就几百年一循环地大灭绝"进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