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日星期日

资本主义条件下,自由创业的制度成本接近于零

"赌博,吸毒,卖淫"后果因为公有制而高度恶化;
私有制个体社会抑制了"赌博,吸毒,卖淫"的衍生成本;
公共约束"赌博,吸毒,卖淫"的意义不大,因为执法成本边际而必定伴随黑社会;
公共约束是公众的成本,对"赌博,吸毒,卖淫"者的人道主义

赌博后果可能会严重损害一个公有制结构的传统家庭,直到其破裂。对于家庭来说,"破裂后果"本身是赌搏的衍生成本。对于私有制和公有制家庭来说,"破裂后果"完全不同。私有制个体家庭的破裂,更多的是家长个体责任能力的破裂,一般表现为夫妻的离婚,或者子女过早自立(极端情况是离家出走)。而对于公有制家庭来说,则通常意味着共同长期的痛苦,甚至家破人亡。因此赌搏的衍生成本,对于公有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而言,损害不是同一程度层次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公有制社会更看重"公德""监管"。

果假定吸毒对于大部分瘾君子来说,是难以戒绝的;最终很可能会因为毒瘾催迫,瘾君子会铤而走险。但是还可以进一步根据实体社会学的经济规律,界定"瘾君子铤而走险"时的状态。可以预计的是,如果不采用公共约束于"赌博,吸毒,卖淫",第一个确定的结果就是由于供应条件改善,"交易成本降低","赌博,吸毒,卖淫"的价格会大幅下降,并且出现品牌竞争。后者可以从拉斯维加斯,蒙特卡洛和荷兰的妓女一条街得到间接验证。目前"赌博,吸毒,卖淫"的高价(即所谓黑社会暴利)其实是监管下的黑市价

其次基本上可以确认的结果,是由于信息条件改善,"赌博,吸毒,卖淫"的负面结果会更广为人知,比天朝式的道德宣传更可信,因此也将大大减少"赌博,吸毒,卖淫"的消费需求。这里还没有考虑,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自由创业的制度成本接近于零,会有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可以断定的是,由于供给的增加,需求的减少,将导致"赌博,吸毒,卖淫"的价格变得非常低,收入替代途径的增多,也进一步减少了铤而走险的必要性。不过,假如"赌博,吸毒,卖淫"确实是对个体是坏事的话,也终会到达山穷水尽的时侯。

因此"赌博,吸毒,卖淫"假如合法化,即不纳入公共约束的法治范筹,固然不可能杜绝"赌博,吸毒,卖淫"现象,毕竟社会无法替公民个体保证不做自体科学实验;但也的确会大大减少该类现象。同时由于避免了黑社会(黑市)化,也方便对"赌博,吸毒,卖淫"进行规范。比方说只能在指定赌场,妓女要体检,工作场所要戴安全帽,由专业注射医生"注毒"等等。是否能减少"赌博,吸毒,卖淫"对社会的衍生成品还需要研究,但比黑社会化供应更安全,更少副作用,也更透明,应该是可以断定的

对于英勇自体实验的"赌博,吸毒,卖淫"爱好者来说,如果"赌博,吸毒,卖淫"真的是有害的,也将意味着他们在更优越的条件中,往死路上走得更远,才会山穷水尽。如果实行公共约束覆盖"赌博,吸毒,卖淫",可以预计的市场效应就是价格高涨,迅速消耗光"赌博,吸毒,卖淫"爱好者的身体和财产本钱,但远未接近死期。由此也可见,公共约束如果禁止"赌博,吸毒,卖淫",真实的含义并不是人权自主,而是人道主义的"挽救堕落的弱势群体"。类似的还有美国过去实施过的,现在俄国也在酝酿的禁酒令

么在衡量公共约束是否覆盖"赌博,吸毒,卖淫,喝酒,跳舞,玩游戏机,……etc"以前,可以明确的就是,如果覆盖丑恶,而丑恶的确是对个体有害的,将面临多得多的身强力壮的铤而走险;如果不加以公共约束,尽管这些弱者群体也会最终铤而走险,但数量少得多,而且最终已经脆弱得要急救的水平。少数濒临病人造反的风险,估计可以忽略。公共约束覆盖于丑恶现象,是一个有成本边际的负反馈,因此黑社会必定与法治伴随;执法最终只是尽尽人道主义的人事,是公众为挽救"赌博,吸毒,卖淫"爱好者,付出额外的代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