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得天下,也不能天天打老婆;
家庭是合作的结果,为什么强扭的瓜不甜?
父权是公有制家庭的子集;
一夫一妻一直是家庭的主要模式;
尽管男女从生理上就是互相弥补的合作关系,但是家庭内部仍然可以分别出男女相对平等的"民主型家庭"和家长专制的"父权(夫权)型"。父权家庭相当于一个缩微的君主国,如果没有社会背景三纲五常的习惯法,父权家庭无法自然维持;反之,父权家庭也总是封建君主国最基层的社会支柱。父权家庭也会允许成员保留一点私房钱,相当于希腊罗马奴隶制的"奴隶私有产peculium",既可用于奴隶最终赎身,也可在奴隶被释后归奴隶后有,奴隶主不得随意占用,可靠程序大概超过了公有制帝国臣民被恩准的"财产权"。
但是按照我们对公有制的定义,父权家庭的财产组织属于"由长子继承权决定世袭领导的公有制"。但是民主型家庭也不一定是私有制。仁慈的父权与互相非常信仰的民主型家庭,也会产生"你的钱也是我的钱"的,在夫妻双方信任中运作的公有财产制。按照传统观念,这种家庭一般被认为是最幸福的类型,——>假如感情没有破裂的话,的确可以这么说;但是人生数十年,只有经历风风雨雨的摩擦,才知道这种家庭形式潜藏的隐患。有是曾经山盟海誓的家庭最终破裂了;幸存下来的大可以吹嘘自已那"经过考验的爱情"忠贞不渝。
家庭的开始有可能是强盗本能的结果,但家庭的有效维持就只能通过夫妻相对平等的合作,而不可能靠打老婆锻炼身体折腾出幸福家庭。比较典型的就是罗马传说中的罗马抢萨宾人的女儿媳妇当老婆,(自然是组成罗马的父权家庭),但萨宾户籍的罗马老婆后来爱上老公,平息了老爸和老公之间的战争,罗马也结合了萨宾部落为新罗马。该故事是传说,不是历史,但反映的正是希腊和哥特时期的抢亲风俗。另一方面,要换取老婆和子女,包括奴隶的爱戴和合作,罗马家长和奴隶主的斯多葛哲学,倡导仁慈而不是法家暴政。
可以这样说,家庭形成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强盗作风,但是家庭形成稳定合作,就不能依靠强盗本能。颇类似于中国古代的训诫,"就算马上得天下(老婆),不能马上治天下(不能天天打老婆)"。实际上这也是奴隶社会中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做老公老爸的,要负起当家长的保护和觅食的责任,老婆子女才能生存,要不然,只是蜻蜓点水,留下的是风流的欠帐,而不是成型的家庭,更不可能有成才的子女。君权时代和父权时代,与奴隶社会对奴隶主的要求一样,都是道德高尚的仁慈,而不是传说中的皮鞭加大棒。
无论是父权家庭,公有制家庭,还是"民主家庭",所指的都是家庭维持中的形态,与形成过程无必然逻辑关系。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的确可以把家庭形成过程中的合法与不合法,纯粹交由司法诉讼去审决,假如有人提请诉讼的话;社会进一步的组织,不会着眼于"将形成的家庭,正在形成的家庭(谈恋爱),已经破裂的家庭",只会着眼于能自我维护其完整性的家庭,并把社会的政治支持、军事服务,税收等关系,建立在这些基本的家庭的运作上。只有稳定的家庭,对于国家政治的贡献才可能是正效益的,否则纯粹就是负担。
一夫一妻的家庭成为今天社会的主流,与这些家庭的稳定性有关。正式在教义中规定一夫一妻制的,的确是基督教,现代社会的形成,基督教是有贡献的。但是家庭并不是在基督教强调一夫一妻制以后出现的,一夫一妻制早在基督教出现以前就是人类社会的主要家庭模式。基督教的目的与伊斯兰教规定四个老婆一样,本来目的是针对封建等级社会的领导,因为有公有制特供的"额外收入"而滥交滥养了不少小三的而提出,但是在资本主义时代反而因为干预彼此的自然合作,女权运动而导致家庭单元的碎片化,恐怕基督教是始料不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