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南方"落后"却比北方富?
为什么奴隶制让社会堕落?
南方奴隶制是北方社会矛盾的转移和借口;
由于南北战争后,南方经济完全崩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那个美国大霸王,实际上就是南北战争中胜利的,新英格兰和大湖区的北方的十几个州,为主的半个美国的实力。一个完整的美国一直到1966年以后才真正囊括南北。历史假设性问题:"假如美国没有统一,将无法在纳粹威胁时挽救欧洲" 是永远无解的;因为如果没有南北战争,美国至少会同样强大,甚至可能根本就不会出现纳粹。
从资本主义的角度看,奴隶制的确是不合理的,束缚了个体(奴隶)的选择性;同时由于奴隶代表了劳动,也令自由人自觉地与劳动划开距离。追求财富的资本主义,就变成了追求地位高低上下线的等级社会。在美国南方,尽管仍然是资本主义制度,由于存在奴隶,社会体面的表现从"钱",转变成"拥有多少奴隶"。一些拥有蓄奴州引入了欧洲的长子继承权,大种植园就与封邑没有多少区别。
奴隶制的社会效果类似于东方帝国的现实。在这种社会里,"钱"是次要的,"权大官大"才体面;有权的自然有钱,反之却可能是待杀的富猪,即东方传统治国术:"劫富猪,用牛二,保大官"。因此美国人的一句名言是正确的:"奴隶制使人(社会)堕落"。奴隶对自由劳动力的替代,是南方没有发展出竞争性工业的重要原因。一是因为缺乏消费群,二是发展机器的效益(特别是地位),不如蓄奴。
这样一种制度是不可能与北方自由的资本主义相竞争的。南方蓄奴制之所以没有迅速消失,是因为美国的土地资源结合欧洲开始工业化的棉花需求,提供了植棉业的特异性的行业机会。这种机会会产生阶段性的暴富,惹人注目也惹人厌憎,(象今天的阿拉伯石油国),但却不能维持超过一世纪的时间。19世纪南美洲有大量这样的特异性的行业经济,无一例外地在半个世纪内因为市场替代而衰退甚至消失。
象秘鲁智利的鸟粪(硝酸盐,当时的天然化肥)仅仅为秘鲁就赚了20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3000亿美元。这样一笔巨款就算在今天都足以让一个国家暴富,(1890s年代智利是世界第四大海军,富国);另外还有阿根廷潘帕斯高原的养牛业,巴西的咖啡业,制糖业,橡胶业,等等。这些行业的生存力比起奴隶植棉业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完全没有理由认为,脆弱的奴隶植棉业可以熬过1900年。
南方蓄奴者在1840-1860"地位",会对北方仍然处于中世纪惯性的自由劳动者和资本家产生诱惑力,令这些人寻求骑到别人的头上,而不是在市场竞争中逐利,堂堂正正地赚大钱。这样就会造成强烈的社会刺激,资本家用南方奴隶的待遇比之于北方农民工,(事实上奴隶的物质待遇普遍比北方工人好),农民工就将资本家比作南方的奴隶主。北方的本土矛盾因为南方的对比而激化,是南北战争原因之一。
但问题是,北方的社会矛盾不是南方蓄奴者造成的,事实甚至是南方是用奴隶制的方式,消除了社会矛盾;令白人之间相对团结,而将奴隶治管的责任落实到家庭蓄养的奴隶。即使这样,南方无畜奴的农民小家庭仍然占了60%以上的多数,有奴隶的家庭也大部分只是养一两个奴隶,或合养一户奴隶家庭给大家仆人帮家务;大种植园是极少数。
因此北方的劳工矛盾只是找了一个替罪羊的借口。南北战争就算干倒了奴隶制,北方的劳工矛盾也不会减小;无非是找另一个替罪羊,比如说犹太人,资本家,垄断什么的。所以说,南北战争是对南方的奴隶制不必要的过激的反应,是用道德理由发动的战争,暂时转移了北方的矛盾。当奴隶制消失了,再也找不到借口了,资本家的良心就摆上了祭坛,北方的工团主义运动就与反托拉斯法一起成长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