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对中国的实体经济没有影响;
金融国有垄断下的加息,影响是“精神性”的;
西方利率市场化的经济理论观点,不能套用到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里;
在中国,由于银行都是国营垄断的,加息,其实是没有用的。对存款加息,以求减小负利率,效果相当于印钞票(制造负利率)的对冲,饮鸠止渴,根本无效。对贷款的加息,可以抵销贷款额度的行政管制,是就该的,但由于银行是国营的,亏损是纳税人的,增加了银行的利息负担,最终还是要纳税人掏钞票给银行的亏损买单。如果将银行系统私有化,做小做强,体现金融的风险成本,经济危机是难免的。
欧美资本主义危机是由于缺乏高利贷,而中国今天经济危机的根源是金融垄断。中国式的加息与美联储的加息,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金融操作。总之在金融市场相对自由的西方下的金融概念,在计划经济垄断了国计民生的中国经济社会,基本上南桔北枳。不可能将西方市场关于利息变动的影响理论,照搬到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里。由于加息的幅度既少,也没有反应出利率的需求,(因为金融垄断和),除了加重了高房价贷款人的负担,啥此以外,金融国有垄断下,加息的影响是“精神性”的。
对于国企来说,提高点利息,只不过是早就还不起的债务又多一点;反正都是纳税人买单。对于民企来说,民间利息已经达到15%,(传说60%有点难以想象,至少不是普遍情况),现在缺的是钱;不是不愿意付利息。所以在金融垄断的情况下,加不加息,对民企影响不大。目前所谓的民企艰难,主要是因为先前很多民企是吃关系贷款,收紧银根,一向骗贷过日子的老千,给断了米路。
不过真正业务周转开的民企,中国人的经营习惯一般比较谨慎,一般都是依靠自有资金,赚了钱也首先补充流动资金,其实也不算太缺钱。肯去贷高利贷的,一般是炒房给套住的,或者是一直吃银行贷款给套住的。就算饮鸠止渴,也比立刻死掉强。因此现在贷出高利贷,坏帐的风险其实是很高的。在目前中国这种文盲道德社会里,高利贷的风险之高,不是站着说话腰不疼的道德王八可以理解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