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医疗如何变成"美国医保模式"?
美国医保模式如何变成"欧洲医保模式"?
欧洲医保模式如何变成"朝鲜古巴斯大林模式"?
"生命无价"的成本敞口让公共医疗归于"通往奴役之路";
美国医疗体系的高昂的成本,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者个人对生命和健康的期望是无限的,政府不可能控制此成本敞口,保险公司也不能够。微观上可以从国内大病医疗的商业保险,一直难以推出,加以理解。原因就在于如果不是过严的限定,让大病医疗保险的索赔,几乎变成"死前曾经病过"的物非所值的人寿保险,就是过分宽松的标准,被医患串通的骗保,迫使医疗保险公司,把该项目关门。
中国为了垄断社会医疗保险(因为医保基金的赤字压力),限制商业大病医疗保险的服务(如限制用药不能超出社保范围),进一步削弱了大病医疗保险的精算价值。这几个因素,足以令大病医疗保险的营销,在中国保险市场上归于绝迹。"大病医保新政"由国家整体向保险公司购买保单,公立医院自然会与保险公司配合,既是对国营保险公司的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最后的,也是最不重要的因素。
但是大病商业医保目前最根本的问题,不是"保险公司与医院联合的高索赔标准的限制(对消费者不利)",就是"消费者与医院(医生)联合坑骗保险公司"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只需要看看中国社会养老保险的泛滥、高退休金,就可以知道大病医保新政,尽管比公立包办医疗的苏联模式要先进,也仅仅是把医保债务危机的爆发,稍稍推后而已。这正是美国目前的债务上限危机的根本原因。
可以预计,"国营保险公司与公立医院联合的高索赔标准的限制"将对普通的国民是不利的,导致实际上的医保水平低下;而"消费者与医院(医生)联合坑骗保险公司"对于有关系的牛逼特权阶层,则是敞开的。由此将导致与今天并无多少差距的医保的不公平,或者与社会养老保险的不公平完全一样的弊政,不掏钱少掏钱的牛逼享有多得多的医疗服务,而掏钱的就得不到,或者只是象征性的医疗服务。
美国相对平等的公民社会,执政党即使出于选举目的,对于"国营保险公司与公立医院联合的高索赔标准的限制"都会有些收敛。这也是美国没有与社会医保相关的国营保险公司与公立医院的原因。完全私有化的保险公司和私立医院,也便于政府监管上的一视同仁。但是连美国也没有解决"消费者与医院(医生)联合坑骗保险公司"!后者因为FDA和美国医生联合会的垄断,而令医保赤字雪上加霜。
中国落后的等级社会和中国财富总量远远逊色于美国,尽管尝试向更合理的美国医保的模式靠拢,但是"大病医保新政"的成本敞口,赤字危机必定比美国更快得多地爆发!笔者估计就算政治上左右遮掩,也掩不过十年。至于东方帝国的民粹派更中意的欧洲医保模式,实际上是该成本敞口下的美国模式,通过削减"大病医疗"的覆盖范围,而把同样收费(税)的医保,降到美国公共慈善医疗的水平。
不考虑欧洲私立医院项目更昂贵的收费,用相当于美国公共慈善医疗水平(在欧洲的其实不低的)价格,去对比美国融合了私立与医保的价格,当然显得欧洲看病比美国便宜的表象,只不过是"选择性过滤"而已。至于美国所谓"寿命不高""肥胖率高"的原因有二,其一是美国的政府与个人分担的医保,导致总有15-30%的(半)失业者的失医保,其次是美国家庭比欧洲松散,导致美国人更依赖麦当劳!
但是欧洲的确通过"削减大病项目,降低医疗水平",限制了大病医疗因"生命无价"而导致的成本敞口。这就是美国医疗与欧洲医疗的根本区别。只需要把欧洲社会与苏联朝鲜古巴社会,两者的等级差距作为一个变量,代入这一医疗体制的(真实的)抽象模型,欧洲医疗模式就会转变为朝鲜模式。道理很简单,当等级差距强烈时,医疗水平就极大低下,以便控制着更泛滥的(上层变成特供)的医疗成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