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6日星期五

为什么美国股市的市盈率偏高?

股份公司的价值是"信托(投资价值)";
股东会计权益,企业家,分红……都与投资价值无直接关联;
信托(投资价值)与任何利好/利空没有必然的逻辑关联;
为什么美国股市的市盈率偏高?"资本并购"的获利原理

企业的信托价值(投资价值)体现为股东财富的增长,——>相关于——>不等价于会计学的股东权益;同样也相关于——>但不等价于企业家的经营才能。在股市中就是股价并不是等于股东财务权益,也与企业家的经营才能无逻辑相关的数学换算公式。换言之"管理层"(市场经济不存在一个"管理层")不可能用会计学的途径,统计出"什么股票应该值多少钱"。否则,无论是高于该价的股价被指责为投机而打压,还是低于该价被指为不理性而摊派,都相当于对市场经济中的"信托价值"的额外税收,损害该价值本身。

股东的投资和回报,就体现在对企业的信托价值的增长上,风险就体现在企业信托价值的丧失上。后者较之会计学上的股东权益更难把握,因为信息不透明,(常被指责为"信息不对称")是天然存在而不可克服,更何况,特别是在东方帝国这样的A版市场经济中,损害信托价值的主要不是内因,而来自政府干预和投资环境的外因。当一些愚暴贱民(希望它们也是投资者,但一般不是,常常只是股神和他们的粉丝)号召"管理层监管信息不透明"时,实际上他们所做的就是用行政干预,直接损害(可能是所有)上市公司的信托价值。

一股独大或者说家族企业(象黄光裕的国美),由于不可能更换经理人,因此存在着大股东侵犯小股东的绝对机会(权力),小股东唯一可行的就是用脚投票。反之小股东(甚至无持股)经理人,则很容易被股东大会(或小致董事会)更换。所以以国美而论,陈晓接管管理层,仅仅是限制了黄光裕家族作弊的可能性(陈晓本身就一直是国美经理人),对于包括黄家在内的股东权益是有利的。但是愚昧无知的东方觉醒派贱民,就以"绝大多数"地"支持"黄光裕并不合法的股权争夺。这些人显然并不理解,企业不是中世纪的家族采邑

但是企业家(企业管理层)并非与股价(信托价值)完全无关,而是关系重大,两者之间仅仅是不存在可以换算的关系,存在着不可预测的不确定性。所谓"信息不透明",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实际上就是指这种不确定性。由于企业家对企业股价的潜在影响,就出现了美国股市中最常见的炒作题材,即"资产并购"。其理论依据是,同一个企业的经营面条件,更换一个管理层就有可能产生额外的增益,体现为股东财富(信托价值)的增长。由于这种增长是以预期的形式体现,因此就存在着短期炒作的高成功率。

另一方面在企业显然不成功的管理结果下,(典型如国产ST),也就存在着更换一个(即便是普通水平的)管理层,也可以让股价得以恢复的高概率。正是这样一种预期,导致了投资资金允许的情况下的股价上扬,而且这种上扬主要集中在可能出现管理层更换的企业之中,而不可能出现在一股独大的企业。与此同时,为了避免一股独大的负面作用,交易所一般要求在该所上市的企业,符合大股东不能控制股东大会的条件,——>在东方帝国则被扭曲为"至少有25%的公开股"——>那是为了圈钱的,而且是为了确保一股独大

东方传统文化对资本主义的狙击,通过对家族企业帝国的向往,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香港台湾,都反映为对并购的抑制和对一股独大(阻止更换管理层)的保护。这是东方市盈率明显低于美国股市的重要原因,也是欧洲股市明显逊色于美国的原因。明明是违反了"企业是信托组织"的制度缺点,在东方社会就被视为"理性投资,低市盈率"的优点。愚昧的东方政治权力,甚至在货币超发严重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仍然打压于自发追逐信托财富增长的市场行为,类比于香港的低市盈率,却对落后于纳斯达克的高股价,绝口不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