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2日星期三

均贫富的结果一定是个个穷光蛋

平均短缺原理:平均啥缺啥;
只有人人平等的个体权力可以平均(平等);
任何必须品平均都将短缺;
平均任何必须品都是平均主义的民粹;
干预物价就是平均主义的表现,结果是物价永远上涨不回头

除了极端主义的民粹以外,大部分平均主义者声称的是中庸的"我支持私有制但主张平均生活必须的用品",他们并不知道这与平均主义没有丝毫的区别!都是用"平均和人道或公平"等的名义,侵犯了国民人权私有利益本身!除了明显违反"人权利益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以外,粗看上去似乎道德上是完美的利他的;也是很多人不敢反对的,因为"不平均必须品"就意味着"不人道"。

"人人平均必须品"最大的毛病在于,"什么是必须品"?"必须品的如何界定"?固然可以象所谓"人权宣言"一样罗列出N条谁也记不住的大清单,但是为什么其他的东西,比方说"异性交配的公平分配"难道不是必须品?如此类推!这样,在脱离了人权产权的标准后,所谓"平均必须品"就变成了比赛谁的嗓门大的,哲学意识形态辩证法的口水真理游戏了――>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来的!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差别,经济学之中有专门嘲弄"平均必须品"的人道主义的"平均短缺原理",那就是"任何倾向平均分配的物品必定最终短缺"。此原理与西方经济学"三大假设"中的短缺原理,不完全一样,但和寻租腐败原理相似。结果任何"平均分配的必须用品"的好心人制度,如果不是最终沦为笑柄而不得不放弃,就是不得不放弃!或者……计划生育!平均短缺原理较常见就是"免费的必须短缺"和"公地悲剧现象",前者针对需要生产供应的,后者针对无偿提供的自然资源。

用平均短缺原理去看经济那是特灵的。比方说耕者有其田,则土地一定是不够分的;居者有其屋就只能一起挤茅棚(房子不够分);均贫富一定是个个穷光蛋(财产不够分);个个均吃粮就一定饿死人的(粮食不够分)。甚至于连人权本身,人人权力平等(即人的权力是平均的),那么人权供应的产品"劳动力"也是供应不足的,被动失业几乎绝迹,资本家只好给工人加工资!对抗之就成了"低人权"。

更令平均主义难堪的是,(如果懂得难堪的话),一旦放弃了平均主义,尊重私有财产(市场经济),让市场供给"必须品",必须品就会供不应求,变得不值钱了。象马恩毛粮食危机分子喧哗"中国粮食危机,市场经济靠不住",但是当初为了几斤土豆要走后门,今天仍发生在计划经济的朝鲜的粮食紧缺,在市场经济并不完全的今天中国,无非是为物价涨了几块几毛吵闹,占日常生活支出几何呢?

同样有趣的是,在欧美市场经济社会,让老板"资本家"叫苦不迭的"高工资,劳动力紧缺",到了低人权的社会(权力不平等了),也变成了安排不完的劳动力,以致于制造农民工,让这些苦难人离乡背井冲击城市贫民的保命三餐,也变成了张五常之流了不得的善事了。而事实上本应由国家以最低生存水平的代价提供生存必须品,在市场经济国家,常常有私人慈善就解决了;因为,太便宜了!

近日来食品物价上涨,民生自我标榜的平均主义又嚷嚷"干预物价,压缩流通,保证供应"了――>笔者唯一关注的就是民生!但平均主义绝不是民生,而是民粹中国平均主义思维方式干预物价的特点,就是物价上涨了就永远不会回落了。原因其实也是平均短缺原理,"物价上涨"就是供应短缺的表现。说穿了很简单,供应短缺了不是增加供应,却去压缩流通,这物价能不持续上涨吗?

平均则必定短缺现象,归根到底是"生产创造价值"而非用"交换创造价值"的价值观。将消费品的供应看作是生产的结果,而不是"供应的结果"。前者将供应看作是"消费附带的成本"而宁愿承担输送效率的下降,企求的是"用行政垄断的国企,提高市场竞争的物流效率"(可能吗?)。后者则仅仅是把生产看作是供应的成本组成部分,压缩不压缩是供应者自已的成本利润问题;根本不用政府操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