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中国社会有强烈回归等级封建制度的源动力

进步分子追求的常常就是老一套公有制的原始版!
东西方社会都有强烈回归等级制度的传统势力;
民主社会的平衡可能仍然脆弱,和《通往奴役之路》
美国的成功很可能是偶然事件

 

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同样表现为进步分子们,所狂热追求的偏偏就是极不进步的老一套“人道主义”的公有制!或者是公有制的前身“平均主义的大福利民粹社会制度”设想!这些进步分子将民主法治的私有制的市场经济,用“辩证法”的眼光把自由的市场经济扔掉了,仍然抱回了“市场不是万能的,结合干预市场” ——>终点回到了两千年以来公有制的起点

东西方文明都是从个人权力不平等的等级社会诞生出来的,对于人人平等的观念,至少在下层民众的的心目中,就算“没胆量认同”,也至少有所渴求。但是就极容易将财产上的差别,误以为是权力等级的差别;财产优势的富人,也极容易不安于“财产的易损(米塞斯原理)”,而倾向于用易损的财产换取“不易损”的权力、荣誉和地位,这就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之所谓“自我实现”。

茅于轼先生很直接地揭示了中国人这种“对财富的不平等的敏感,远远大于对权力不平均的敏感”,可谓一言中的!——>其次,茅于轼先生自已也同样在实践着“平均主义”,认为是市场经济加大了贫富差距(而不是特权的存在),认为应“税收(行政干预的特权)作为平均财富的手段”,而不是通过市场经济……,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如果连茅于轼先生也是如此理想,无语!无疑!

所以脱胎于等级社会的现代东西方社会,如果不能真正坚守“人权利益和自主交换的权力神圣不可侵犯即人权普世价观”的底线,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会下意识地向等级社会的“权力差别”靠拢,而满足于交换筹码上的均贫富,却在类种姓的等级社会中实现了“表面安定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这就是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公有制公产主义“一定会实现”,仍然有社会卖点的的原因。

有特权的人倾向于以权谋私利,有财富的人倾向于以财买特权,没有权也没有财的人,则梦想有一位青官大老爷,拥有平衡苍生的特权,“向弱者倾斜”,将富人的私产都给平分了……!整个社会就构成了向等级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回归“动力”!如此进步分子!并不仅仅出现在中国,甚至是在美国也严重得令米塞斯和哈耶克等“右派经济学家”,为之忧心忡忡而写下了《通往奴役之路》的不朽篇章

能够与强大的等级社会复古的力量相对抗的唯一有利因素,就是因为私有制-市场经济(两者等价)确实为其实践者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和综合实力,(如今天世界上的美国,及美国内部的“右派”中产阶级即资产阶级)。这种平衡可能是很脆弱的,在没有进入平衡稳定的状态下,很可能被某些爆发性的局部因素所颠覆,而重新进入等级社会流程;象罗马帝国的崩溃

美国的成功在于北美殖民地是自治领,而不是西葡和荷兰的海外行省殖民地。当英国要将北美殖民地改为英帝国的行省组织时,爆发了美国的独立战争,维持并扩大了原有的自治领的地位。因此,美国是非常罕有的从一开始就是中产利益者占优势的社会,完全没有“传统等级社会”的势力存在。基督教沙文主义尽管同样存在于美国,但始终无法压倒美国分散而独立,而且更富裕的利益者。

弱小的美国以中产者为主体的私有财产得益者(即资产阶级也即美国工人阶级),仅仅是凭市场经济的优势,就抵制了美国内外和世界上所有传统金字塔社会势力和“思想倾向者”的反扑因此美国的成功很令人感到是偶然事件,而今天美国市场经济为世界带来了和平,和向市场经济转化的根本性动力,如果能够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很可能令人类社会就交换水平的衡量而言,“进步了”几千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