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是把政府帝国化的政治哲学;
用于逃避公民社会对税收规模的监督;
凯恩斯主义和一切政府干预的目的都是隐性军费;
北欧模式(俾斯麦主义)和金融垄断也是隐性军费;
凯恩斯主义是帝国型的大政府,或者是大政府向帝国型转变过程中的手段。通过凯恩斯主义,权力边界本来落在公民社会内部的政府,渐渐象帝国一样覆盖整个主权区域,公民阶层渐渐消失,成为仰仗大政府的领导鼻息的依附者。这并非中国特色,中国也早就不需要此种特色,以凯恩斯主义为动力的,世界性的通往奴役之路,是目前全世界渐渐恶化的,实际上就是北欧模式和社会主义债务危机的特色。
但是大政府的手段并不仅仅局限于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仅仅是西方政治民主化后,为了逃避国民对税收规模的监督,由道德高尚的约翰.凯恩斯爵士发明的,被世界各国政治权贵如获至宝的一种新主义。自几千年以来的王国和帝国政治模式以来,干预经济控制社会,要超配某种资源,如搞军国主义,皇帝圣诣盖份红头文件即可,一般而言不需要什么"凯恩斯主义",因此当其时连货币也是新生事物。
象朝鲜的先军政治,就象天朝宪定公有制一样,是君宪"超额配备军事资源的政治正确"。为了搞先军政策,朝鲜并不需要搞凯恩斯主义。但朝鲜更不需要超配军事(先军政治),而且如此落后的朝鲜之超配军事,也是完全没有实战意义的,除非朝鲜的原子弹是打算砸中国的东北的。朝鲜完全可以象古巴那样凭一纸停战协议免除先军政治。苏联亡了,美国也没打算毁约,何况朝鲜条约背后担保人是中国?
朝鲜的先军政策对于朝鲜的国家利益是没有意义的,代价是巨大的,尽管死亡的代价主要是朝鲜贱民承担;但即使是朝鲜的统治阶级,也一个个饿得一点点地向类人猿进化,真是何苦呢?朝鲜超量配置军事资源,甚至对于朝鲜帝国的金家皇室在国际上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无论是中国、韩国或美国,都没有打算强行颠覆朝鲜帝国的皇统。朝鲜的先军政策,针对性显然不是外部的敌人,而是内部的不稳定。
凯恩斯主义是传统大政府政治的继续,在西方尚未真正实现私有制的民主进程中,借以突破西方正在形成中公民社会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在20世纪应运而生的一整套政治哲学的一部分。这套政治哲学还有其他的组成内容,如道德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天主教伦理,福利经济学。但首先要明白,即使如美国,仍不是彻底的私有制社会,当然也不能成为民主的标准;美国仍有大量的历史沉渣,仅仅是尚未泛滥。
尽管可以披上一个民主表决的外壳,(不是必要的),凯恩斯主义可以达成传统帝国型政府所要做到的一切!当希特勒刚刚上台,咨询魏玛德国的发改委主席沙赫特,"重整军备可以有多少预算"时,沙赫特干脆利落地回答:"你需要多少钱,就花多少钱"——>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政策,早在1921起,魏玛德国就已经运用纯熟。希特勒上台后,反而收敛了许多!
通过计划经济的政府干预手段,如凯恩斯主义达成的一切资源超配,都是军费意义的,这点在德国的俾斯麦主义上体现无遗。所谓俾斯麦主义,就是今天被东方帝国文人歌颂的"北欧模式",它比英国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更为狭义地定义上政府支出的,组织性的公民福利和保障制度,从而相应地取代了社会所有法团的职能(如工会)。社会各种法团如果不是贯彻私有制原则,要的不就是俾斯麦主义吗?
相比俾斯麦主义,福利经济学常被误解为"福利主义的经济学,福利制度的经济学",实际上福利之Welfare( vs Wealthy),还包括公共设施,政府开支,大工业的投资等等,基本上就是凯恩斯主义的别称。凯恩斯主义所需要的金融垄断,通过德国重整军备和日本军国主义,也同样清楚的演示了,如何在十年八载内,迅速地把一国资源的大部分,超配到军事之中。金融垄断的根本目的显然也是军事性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