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9日星期四

信仰监管就是信仰专制

政府主动降低校车行业门槛,遭到企业和公害的攻击;
监管的逻辑,否定消费者自主选择的人权和能力;
企业谋求Charter行业特权,公害意淫"监管创造价值"

信仰监管就是信仰专制;

有网友反复提到校车,笔者还以为啥地方的校车又出事了。查查新闻,才知道是放开校车行业的准入门槛,这是好事!但是也同样有很不和谐的公害声音,指责政府降低校车行业的charter特权(门槛,特许证,市场特权),据说是"放松了监管,校车的质量就没有保证,中小企业不能保证校车的服务水平",等等。公害主体的声音,显见的是校车行业中的大企业(主要是国企),和大部分记者。

在政策降低校车门槛这件事上,政府显然再次表现出了,比公害和"民意"更为开明,和更为"民主"的高素质。无论这些公害分子,到底是记者还是该行业中的优势企业,他们的根据,归根到底就是"行政淘汰潜在的竞争者"。尽管他们口口声声是为了消费者的利益(如中小企业降低质量,中小企业不能保证服务水平),显而易见的却是否定消费者的选择的权力!剥夺的是消费者本身的权益!

这些公害记者和行业准入的既得权益者(中世纪的Charter行会,今天的国企),以"消费者不能保护自已,政府(为消费者)制定准入标准时",否定了消费者自主选择的个人权力,如果政府被他们忽悠,就象证监会被券商和机构控制了"好股票的标准",还用行政权力打压"异端"时,也就控制了一个行业的标准,用非市场的行政手段,排斥了潜在竞争者的准入。实现了行业垄断。

运用行政垄断的打压、干扰,政府和控制政府权力的特殊利益集团,绝对可以做到打击任何潜在竞争者的产品,确保竞争者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如果不是远远低于自已,就是同样的质量和服务水平,远远高于行政利益所得者,——>不是通过市场竞争,而是通过行政干预!股市是现实的活沙盘,现实是股市的大镜子。股民在a股中遭受证监会的行政打压,民企在市场中遭受的,就是校车"准入"这样的打压。

公害和国企利益集团,对政府降低行业准入门槛的改革的攻击,与广州乳业王丁棉这些奸商和食品安全竭斯底里的公害知识分子,僭占了消费者的名义,作为生产商代表消费者,鼓吹极高的国家标准,道理是一模一样的。如果公众不懂一点经济学的常识,就以为"国家监管,保证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供应,总不会不好",——>如果这是走得通的,中国就不会有国企垄断大老虎!苏联早就统一全世界

至于王丁棉先生的广州乳业可能是民企(笔者没有查证),与校车行业中是否主要是国企(也没有查证),是全无关系。因为凡是设立行业门槛,就存在了一项达成垄断瓜分市场的Charter,至于这个Charter是掌握在私人手上,还是掌握在一群特权工人手上,还是直接由政府管理,对于社会的损害,是完全没有区别的。区别的仅仅是charter内部经营的成本好坏。如果Charter私营得好,就出现贫富差距。

乳业和校车等行业,公害舆论并不是来自于政府,而是来自于行业中的工人阶级,行业中声称"反垄断"的从业者,(两者组合将构成工团主义),来自于信仰"政府创造财富,政府为什么不监管"的公害知识分子,正是欧洲十九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开始兴起时的舆论特点。所谓的"宪章运动""费边社会主义""美国食品安全危机(《丛林》)",就是这样一种强调政府必须监管(Charter)的传统。

由于中国漫长的公有制帝国历史,令到国产的公害知识分子,攻击消费者自主选择更为穷凶极恶!这种公害性的对"良心",已经导致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广泛倒退!象中国乳业产品越来越严重的垄断、高价、短缺和低质量。这才是进口奶粉乘机涨价的原因。迷信监管的公害分子,又声称要"监管洋奶粉涨价"了。信仰监管,也就是信仰专制如果公众对公害知识分子的危害缺乏警惕,民主?Forget I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