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2日星期日

好的制度出好官是错误的观念

"好的制度出好官"是错误的观念;
制度学派所指的是不同形式的公有制;
(政府组织形式=制度)不同于(社会合作形式=政体);
私有制不是实现公有制的过程之一,公有制是私有制的特例;
公有制不是正常的,不是稳定的社会形态

由于政府是管理的机制,受制于政治决策/执行者个体判断的,在社会他人看来具有的利益上的不确定性;如果不排除政府错误、政治危机、财政危机与社会危机之间的耦合,即排除公有制体制作为正常社会的可行性选择的话,整个社会经济的演变,就将不存在任何可具重复性的客观规律。"公有制"固然可作为个体信仰的自由,但是公有制不是正常的、稳定的社会形态,则是个体价值观的自然逻辑结果。

所以一些似是而非的误解,如"好的制度制造好人,坏的制度制造坏人"之所谓制度学派,象凯恩斯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变种之一的"新制度学派"。它们的错误就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一样,(实际上具有同样的传统文化起源),把私有制视为许多种(公有)制度中的一种,而把对私有制在现实中的存在,视为公有制理想对现实的妥协。即所谓"私有制的存在,是天堂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之类

这些所谓的制度学派(包括马克思主义),把私有制视为特例,而把"政府组织形式"的"体制",视为"社会合作形式"的"政体"。如果不是把政府看作是社会的全部,即预设了公有制前提,就是偷换/混淆了两个外延和内涵都完全不同的概念:(政府组织形式 vs 社会的合作形式)。对于公有制社会来说,社会的组织形式就是政府的组织形式,对于私有制来说,政府只是社会组织中的一部分。

当"制度(政府组织形式)"被视为好人坏人的生产车间时,建构主义就成了不言而喻的政治主流,区别仅仅是建构成何种制度意义。他们又把政府在不同组织形式之间变换着体位的折腾,称之为"改革"。只望一朝改出了"好的制度",车间里就哗哗地生产出廉结无私的清官。为了满足这么多清官的使用价值,也为了检测这些清官的的质量,就把一批批的市场行业纳入待检测的清官治下,称为"监管"!

东西方的政治哲学,从"如何构建最美好的天堂制度"上而言,是完全相通的;区别仅仅在于,当天堂制度始终折腾不出来时,西方社会还能保持着对私有制的容忍,而东方采纳的马恩列斯毛主义,就把私有制(资本在政治需要时,完全可以随时指称为"私有财产")视为万恶之源,尝试用不同的方式,甚至用残酷的手段取缔私有制,看看是不是就扫清了"生产清官"的障碍,称之为社会主义革命。

这些"制度学派",混淆了产权的管理,和产权的合作,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组织形式。产权内的管理构成了管理学的学术内容;产权间的合作的损益规律,就构成了经济学的学内内容。把两者混而淆之,实际上就是缺乏产权观念的表现。这种错误,广泛见诸如东西方绝大部分的经济学和社会学中,特别在计划经济和"看得见的手"的,包括所有数学精深经济理论中,可以说通盘都是此类错误。

政府内部的运作模式,无论是东方的帝国政府,还是西方的民主政府,其运作模式都是指令性的,计划性的,而非民主协商性的。明白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它意味着,任何着眼于政府内部运作模式的制度变换,无论如何变换、改革,都是政府内部的运作问题。而任何否决默认权益归于个体的政治生成制度,无论是否普选,无论是否一人一票,就象无法退股的烂公司,都将无法改善政府对社会的效益。

私有制不是"实现公有制过程中的一个特例",相反,公有制是市场经济崩溃后的特例! 当市场经济崩溃后,社会的命运就与政府的错误耦合在一起,直到完全崩溃为止!彼此都将无法再分开。而政府的错误又是不可避免的。而当默认权益归于个体/地方时,面对政府错误的现实,如果不能因为"多数票"更换政策,只要退出这个游戏,就退出了耦合,也就预先保存自已,从而有效阻止了多数人的暴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