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3日星期二

公有制民主就是元首制,广义的君主制

"人民主权论"与"君权神授"可以完全统一;
公有制民主就是元首制,广义的君主制;
从元首制向君主制过渡后改朝换代,是封建治乱循环的模式;
元首制是君主制的过渡,不是历史的进步

公有制的民主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下,那就是个体利益是不存在的(至少是个体不容自行判断的),指望于通过"民主监督"手段,确保公有制的公共管理是在道德高尚的、有才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英管理下,——>只有在公有制的民主中,才存在"精英之说",实际上就是元首的意思,——>从而既达到了公有制"平等-公平",又确保了政权不会被专制君主世袭,——>其实就是元首制

在公有制"沉默的大多数"的客观条件下,卢梭和伏尔泰的"人民主权论"与"君权神授"是完全统一的,可以视作以侵犯人权为标准的广义的君主制,即均存在独立于国民私权"私相授受"以外的"天赋特权"。正是这样的等效,方才将"进步的社会主义"与"反动的君主专制"等而为一,公有制传统信仰的"进步的革命"带给全人类的,却是惨不忍睹的极权帝国!人间地狱

可以把广义的君主制按照世袭与否,区分为"君主制"和"元首制"。以往将罗马帝国视为"君主制",实际上尽管罗马皇帝拥有接近君主的权威,却不是世袭的,罗马帝国实际上是元首制。一直到君士坦丁接受基督教后,由基督教而得到了君主神授的世袭合法性,罗马帝国才成为君主制。历史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以君士坦丁通过基督教建立君主制,视为拜占庭帝国的开端

根据元首制的定义,除罗马帝国以外,还包括罗马共和国,也包括雅典民主选举的领袖如伯利克里,包括了叙拉古的僭主,以及马克思主义中解说的所谓"原始共产主义的领袖";再往近代的基督教的教皇,伊斯兰教共和时期的哈里发,"永远腐蚀"的罗伯斯庇尔,代表了德国人民的希特勒,安定了意大利的墨索里尼,革命领袖列宁,伟大领袖斯大林毛主席,还有中苏帝国的政治局,……,统统是元首制

无论是罗马帝国,还是朝鲜金国,伊斯兰教从共和的哈里发向血缘的先知代理人转变,还是中世纪欧洲从军事领袖(元首)转变而成的国王……,甚至从毛教声称"把毛泽东宗教化,毛家世袭化",都可以看到从元首制向君主制的转变是无缝的。公有制民主信仰者的错误之一,就是从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论"出发,以为元首制转为君主制是"退步",而把"君主制"转为"元首制"视为"进步"。

历史事实上所有君主制,都是从元首制转变来的,并通过该转变,实现了政治的稳定和国家实体的建立。相反,所有君主制被推翻后的元首制政体都是不稳定的。甚至于罗马帝国本身的政治也是动荡的,政治稳定性与君主制的东方儒教帝国,差之远甚。原因正是在于公有制民主"利益分子极大"极大而"党内民主分母很小",导致了阴谋活动变得有利可图,不可避免地出现残酷的朋党相争!和仇杀

因此历史上是君主制总是和平地代替元首制,又总是在革命中推翻了君主制,进而在新一代的军事领袖中建立元首制,再在元首制的稳定努力中,重建君主制。原因并不是一定是什么统治者"父死子继"的私心,而是"民主真的会乱",但那种民主实际上指的就是"元首制=公有制民主=党内民主=民主集中制=贤人政治=精英治国……"!"改革"最危险不过就是用普选的元首制,却自以为是"政改"!

所谓西方对东方发展的影响,最危险不过的也不是西方"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而是西方欧美(特别如欧洲,如法国这类左派国家),忽略了他们自已"默认权益归于个体"(基督教在整体上否认个体价值观)的现实,用所谓"人民主权论"干预于东方民主进程,而实际上是用最不成熟的元首制强加于后进国家,甚至冲击了"私权——>自治"的真正的民主进程,导致了后进社会无穷尽的动乱
ps:十八大党章修改的禁止的"个人崇拜",就是元首制的特点君权神授重点在信仰卫道,不需要个人崇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