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1日星期三

林肯发动南北战争的真正动机

国民主权中央政府/国会是地方主义的奴仆;
国民主权(原理)政体与"中央集权富国强兵"观念完全相反;
国民主权Centralism集权程度对应外部威胁;在公有制传统国际有存在必要;
早期联邦在传统公有制帝国环伺下,有Centralism的必要性;荷兰和美国;


与中央集权的观念完全相反的是,国民议会是地方议会的奴仆,通过宪约反映各地方议会的共同利益(意志),地方议会又是地方自治体的共同利益的反映,如此类推,直到国民个人。此即国民主权原理,"默认权益归于个体",国家主权(力)经自治体授自国民个体人权。对于持("中央集权=严厉监管=强势政府=国家强大")传统帝国观念的人来说,国民主权政体会让他们认为"软弱,无法在弱肉强食的国际社会生存",由此而产生了"示形于外实侵于内"的钓鱼岛主义,以国际威胁为名,构建中央集权侵犯于国民的人权。

国民主权原理将默认权益归于个体,确保了个体最大限度的自持、自食其力,通过交换和合作的可持久性,——>如果进化论的"交换创造价值"是正确的,国民主权原理的实体(民主国家),毫无疑问拥有比任何公有制政体强大得多的综合实力,但却没有对外扩张的集体动力。反之,如果按照传统公有制文化如马克思主义的"(集体)生产创造价值(再分配于个体)"(意味着社会主义公有制有无比的优越性),国民主权原理当然是错的。取决于其逻辑前提是科学的结论,还是信仰上的断言,不必争论

同等条件下,国民主权政体比传统公有制社会,拥有强大得多的实力,并且不断拉大差距。尽管国民主权政体本身没有欧洲殖民主义样的扩张欲望,但也同样没有禁止其国民个体逐利扩张的动机。因此当单个组织可以完成扩张时,国民主权政体总是会默认其扩张的成功。因此国民主权政体在同等条件下,总是会吞没所有不思私有制的落后社会。典型如美国社会完全吞没了同一地域的印第安人社会,以及半个墨西哥。但是在国民主权政体初生时,常常处于仍然强大的传统政权的环伺之中,因此早期联邦的国家意识都很浓厚。

如果进化论是正确的,人类社会的文明轨迹就是"从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就是不言而喻的。人类社会政体组织中,私有制发展程度有高有低,综合国力的差距也相应有高有低,残存的公有制特权也总会损害各自社会的国民经济而构成经济和社会的危机,并足以构筑民粹运动的"阶级斗争",也让这些政体有加强对内监管,并尽力向外转移自身成本的本能。对于私有制相对发达,又陷入危机状态社会来说,如果有外部可倾泻成本的更弱小者,针对这些弱小地区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国际威胁也不全是空穴来风
对于早期联邦来说,"国际威胁"主要产生在公有制社会泛滥,私有制政体开始诞生的时侯。在此时的私有制政体,相当高程度的联邦主义Centralist是必要的,甚至长期处于执政世袭的类似君主制的Dictator的统治下(如荷兰的奥兰治家族)。如果不具备这种自卫的能力,将很容易成为周边强权垂涎的对象。西班牙镇压佛兰德的起义,原因不就是因为穷弱的西班牙财政,垂涎六倍于美洲殖民收入的佛兰德的税收吗?但是这种中央权力配置,为了保护国民私有财产不受国际威胁,不是(中央集权=严厉监管=强势政府=国家强大")

这就是对于联邦社会来说,Centralism(联邦主义)的必要性。它构成了美国早期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的政治主张,也是林肯发动南北战争的真正动机。这一必要性与传统公有制帝国文化中"中央集权=强势政府=国家强大(不怕侵略)"的政治观念非常接近,以致于即使是美国人自已,既没有怀疑其历史时期的适用性,也没有注意其延伸出来的"严厉监管=强大政府"的逻辑非一致性。这一认识缺陷构成了今天美国仍然偏大的政府和过于扩张的全球军事配置,成为美国现代通往奴役之路的主动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